四面环海的台湾,大家对海的认识很缺乏,更不了解餐桌上鱼的来历,全台湾第一个作野生渔获食鱼教育的「洄游吧Fish Bar」,不透过政府单位,而是由私人企业作永续海洋的推广,这一切要从创办人黄纹绮谈起。
洄游吧创办人黄纹绮倡议食鱼教育及永续渔法。
喜爱海洋 投身海洋文化
「台湾只有海鲜文化,没有海洋文化」。黄纹绮简单一句话,点出问题与重点。
四年前,她从中山大学海洋环境及工程学系硕士毕业,想让更多人认识海洋,让海洋永续。她认为,「鱼」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接近海洋的媒介,不如就从教大家吃鱼做起吧!自此开启了她的创业路。
镜头快转回到她小时候,在台北出生长大的她,外公在花莲七星潭经营定置渔场,所以每年寒暑假都会到花莲外公家,乘著废弃轮胎「衝浪」,也跟著舅舅出海,看大人们补鱼。海洋,于她而言,熟悉又有趣。
花莲七星潭的定置渔场,因黑潮在此洄游,表水洄游性鱼群丰富,一天有四次的补捞作业。
这份对海洋的喜爱,影响她后来决定就读与海洋相关的学系,一路从学士念到硕士,更造就她创办洄游吧,以食鱼教育开启渔村渔业的产业新模式。
海洋永续的核心理念
洄游吧基地位于七星潭渔村,与在地三家定置渔场合作。
如何让大家更认识海洋?她认为应该要从环境的永续出发,这是她创立至今,始终不变的坚持。大只500平台靠谱
运用定置渔网模型,生动说明对环境相对友善的渔法。
从大海到餐桌,她在渔场、渔业人员及消费者之间,重新架构了属于「洄游吧」的独有体验过程。
以互动性教材、定置渔网模型,教游客认识渔捞、渔具、鱼种;摸鱼体验、DIY活动加强游客认知感受;最后让游客现场烹煮品尝鲜捞冷冻鱼,为体验活动划下完美句点。
以投影片+互动性教材认识渔捞、渔具及鱼种。
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不少体验完活动的游客,现场採购鲜捞海鲜产品,购买食鱼教育文创商品,回到家后甚至开始思考,家裡餐桌上的鱼从哪来?甚麽鱼种?怎麽捕捞的?说不定开始身体力行去做海洋保育及环境永续呢!
这一连串看似缜密有系统的流程设计,其实是市场不断测试调整后的成果,也是她验证想法的一个过程。
食鱼教育的形成
其实,早在她读硕士时,就已经完成洄游吧的商业模式构思与计划。创业虽然艰辛,但也是她自我实践的最佳道路。大只500平台靠谱
创业的第一桶金,来自教育部青发署的U-Star创新创业计划。同时担任系上研究助理的背景,让她较一般青年更擅于运用政府资金及资源。
有了创业资金,但如何将脑中的海洋知识转化成实务的食鱼教育与文化?
她到传统市场去学杀鱼,学习如何讲述每条鱼的特性?怎麽煮才会新鲜好吃?走踏七星潭每个渔场,向渔业相关人员请益,了解如何低温三去处理,让鱼货冰存保鲜。作渔村田调,累积知识性内容。
这些都是她打下扎实根基的历程,才能让洄游吧从0到1,有了目前的成绩。这段商业模式的测试与确认阶段,耗时近3年,才让她确信,这个商模可行。
游客开心摸鱼、煮鱼、吃鱼,「七星潭摸鱼趣」是最受游客欢迎的项目。
鼎足三立的营运模式
如今,洄游吧有著明确且固实的三种商模,成三足鼎立之姿。
体验活动是最受游客欢迎的项目,从接散客开始,到现在旅游团、校外教学、企业团体team building,吸引各路人马专程来到花莲渔村体验,这是她打开知名度、广为人知的原因。
「洄游鲜捞」,只贩售永续的海鲜产品。跟当地定置渔场合作,供应对海洋环境相对友善的定置渔法、当季补捞的迴游鱼种及海产,每一条鱼都吃得到新鲜。未来,她计划开发出食鱼教育的各式文创商品与教材、教案,透过多元化商品的开发与媒介,一步步推广食鱼教育。
鬼头刀是太平洋洄游性鱼类,在春秋两季产量最多,洄游吧只贩售当季补捞的在地鱼种。
洄游吧也教导如何烹调出健康美味的鱼料理。图为乾煎鬼头刀。
图为鲜蔬鲣鱼。
「洄游新知」,是海洋知识的重要推广平台,提供外界各项食鱼教育的谘询与顾问服务,这是洄游吧的专业及强项,让她们能承接政府及企业案子,如帮统一企业设计食鱼教育体验活动,在各门市跟消费者互动。知识的含金量,撑起营运半边天,也让她们跟其他渔业很不一样。
地方蹲点 共好共荣
地方创生的重点在人。她以近一年的时间到渔场蹲点,挖掘渔人的故事,了解渔场怎麽作业,渔获怎麽拍卖,以思考未来做活动体验的开发,要如何设计执行,方能不造成渔人的困扰。
尊重,是她想与投入地方创生的青年朋友们分享的硬道理。
传统渔民被社会认为是不爱读书才去讨海。她回想当初投身渔业,也遭家人反对,他们无法理解,一个念到硕士的高材生为什麽会选择作渔业这种一级产业的苦劳?更无法想像会有人愿意去付费认识渔场是怎麽抓鱼?
渔工、渔捞长及渔场老闆也不理解这个小女生,从一开始接触时的怀疑、观望,到现在成为课程讲师,密切合作,三不五时还会到洄游吧体验馆互动聊天。朋友般的关係,在每次她尊重的态度与互动中,一点一滴的被建立起来,朝著共好共荣的目标前进。
串联台湾沿海渔村
她认为,洄游吧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如果在七星潭渔村可以成功验证这个渔业的创新商模是可行的,那麽就有机会複製到台湾其他沿海周边的渔村,包括海岸环境的活动游程,渔村文化纹理的纪录,到开发出可行的商业模式。
她期望有一天,或许能串联其他渔村,做出属于台湾特有的食鱼文化、永续海洋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