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天像是被冲洗过一般,深邃透明,幽蓝高远。
阳光耀眼空气通透,四季分明气温正常。
更重要的,那时的鸟儿肚子里,还没有那么多塑胶瓶盖和垃圾。
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各种商品包装做得精致又奢华,认为拿出去送礼觉得什有面子,而自然生态却在遭受破坏面临危机。
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统计,全球每年大概有800万塑胶袋,瓶罐等垃圾在海洋漂浮,已造成多种海洋生物死亡。
虽说包装袋也不完全是环境杀手,某些包装是生活中必需的,为了能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减少因食物变质而造成的浪费。
但对于自然环境来说,减少白色污染还是很有必要的。
普通超市里,几乎所有商品都自带包装袋,虽然政府自2002年起颁布了「限塑政策」,引导大家去保护环境爱护自然。
可是如今看来作用不大,大部分人都不痛不痒,根本不在乎那几块钱。
德国的两个女孩Sara Wolf和Miena Glimbovski,自从看到动物们因白色污染而暴尸沙滩的新闻后,便觉得自己该做些什么来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哪怕只是很小很小的举动。
于是两人决定大学辍学开办一家「零包装超市」,从根源上断绝塑胶污染。
其实她们在烹饪课上相识,逛超市是她们日常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聊天中,两人发现光是做饭这件事,就会产生非常多的垃圾,食材倒是都吃到肚子了,不过装食材的东西,比如塑胶袋,纸盒子,保鲜膜等等都留下来了。
时间一长,两人都感觉对环境亏欠太多,特别是看到新闻上因为塑胶垃圾,很多动物受到伤害的画面。
由于两个姑娘都是穷学生,没有什么积蓄,而开店不是闹着玩的。
于是她们决定尝试性地在网上发起众筹,没想到一个月后竟然获得12万欧元,比之前预计的目标超出3倍,甚至有些企业家主动找来提出私募。
很快,在德国柏林,一家名为「Original Unverpackt」的超市问世了。
这家外观看似像咖啡馆的杂货超市,一经开张,便迎来大量顾客。
超市空间宽敞利落,风格简约,货柜排列在两旁整齐一致,蔬菜水果区放在中央,用环保无害的柳篮盛装,两边都是大型容器,透明玻璃罐里五彩斑斓。
OU超市全面拒绝食品包装,如果进来买东西最好是自备容器,否则你可能什么都带不走。
购物之前先将自带的容器称重,方便付帐时减去相应的重量。
当然,除了果酱,考虑到它的保存问题,超市还是用玻璃罐将它密封售卖。
超市出售超过600件商品,包括有机水果,各式干果,生活用品,蔬菜谷物和一些液体。
将商品整批放入大型容器中,开口在下,带有一个控制杆,量的多少可由消费者自行决定。
零食区里花生瓜子蜜饯,日常想吃的应有尽有。拿出自备的小罐子,想吃多少就装多少,既省钱又不浪费。
零食区旁边是液体区,一边是白色壶,盛放的都是一些洗漱用品。
这些都是由天然香料制成,壶体上标注了品牌和合格证。
另一边是不锈钢壶,盛放的都是一些油类和酒类。
来二瓶葡萄酒,打一壶酱油,这样的原始购物方式,像极了小时候的供销社。
如果你不小心忘带了罐子,而又急等着买回家用怎么办?超市为你提供了干净的多用型容器,只需要暂时交付押金用完后洗净归还即可。
没有外包装袋不方便拿?也没关系的,超市还提供可循环使用的帆布袋和纸袋。
崇尚「零废物」理念,减少水和汽油等资源的消耗,这个理念渗透在供应链的每个环节。
这里出售的日常用品和有机食品,全部来自当地供货商,能够有效地减少运输成本,以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污染。
不仅内在的商品,超市还使用环保橱窗,节能照明和木地板等。
夜晚这里又变成一个活动场地,播放有关绿色经济的一些环保电影和纪录片。
其实在此之前,很多地方也都实施过这类购物模式。欧洲目前还有4家正在营业。
其实在台湾也有这种购物模式存在,「裸市集」在去年8月问世,至今还在营业,算是我们首间无包装的商店。。
甩掉华丽的外包装,赤裸裸地呈现原貌,回归古时的散卖状态。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也许与市场的巨大红利相比,这家门店的前景堪忧。
但无论结果是什么,她们的这种购物模式的确值得关注,这种降低污染的环保行为也的确值得赞扬。
道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即便再小的环保理念,只要有价值并愿意实践,总会有机会将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