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图/ShutterStock/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临终前是不是很痛苦?」-家属心中永远的不安
即使听说老衰死的人们临终都相当平静,但家属们的内心依然不安,其中最大宗的烦恼就是「临终前是不是很痛苦?」所以我实际开始采访有这个烦恼的家庭。
决定以自然方式进行照护的井川荣子女士(92岁),在开始采访时,荣子女士已经几乎什么都吃不下,一天有大半都处于昏睡状态。儿子茂树先生(65岁)最担心的,就是已经无法说话的母亲是否感到痛苦?吃不下也喝不下的时候,会不会因为肚子饿而难受?会不会感到口渴?
果然最担心的还是她会不会难受,还有痛苦会不会持续很久?临终时会不会很煎熬?因为我们都不了解这些事,所以很不安。
「毕竟妈妈已经连话都说不出来了,搞不好其实有些地方不舒服也说不定,这些念头一直在脑中打转。」茂树先生担忧着。
因为老化造成身体无法进食、因为炎症感觉不出饥饿。
实际面对亲人时,本人到底有什么感觉?搞不好其实很想吃东西?只是因为现在说不出话,但其实非常痛苦?周遭的人当然会觉得担心。
临终前因为失智症等疾病导致沟通困难的例子非常多,周遭的人真的很难确认当事者的感受。这种时候,家属会想利用点滴或胃造廔管补充水分和营养的想法,是非常可以理解的。被迫面对这种状况时,即使当事者并不想接受延命医疗,也有不少家属会做出进行延命医疗的选择。
茂树先生说:「一直一起生活的母亲,最后变成吃不下东西、喝不下水,要我接受这个状况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总是在想如果我再稍微努力一点,妈妈是不是就吃得下?脑袋里的这个念头总是挥之不去。可是,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都觉得她的大限已到…如果是在她睡得很好,状况也很不错的时候也就算了,但看到她渐渐变得呼吸困难,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那么究竟人类死亡时状态是如何?会痛吗?教授这样解答…
人为什么可以无痛地迎来死亡?我重新向各国研究者寻求解答,然而大多数的回答,都是「Good question」(没有答案)。不过有一位英国爱丁堡大学的亚拉史达马库里奇教授却说「这是非常重要的题材,在我能回答的范围内,我可以发表一些意见」,他是针对高龄者意识状态,例如妄想症的意识障碍或失智症所造成的意识混乱等进行研究的专家。
马库里奇教授仔细地一一回答我们的问题。
「以自然方式往生时,人会感觉到痛苦吗?」
「虽然不知道能否套用在所有人身上,不过我认为绝大多数的场合,是不会伴随着疼痛的。」
「您这么认为的理由是?」
「所谓疼痛,是为了在身体受伤的时候通知大脑需要治疗,然而濒临死亡的患者,并不会产生这种反应。因为到了这个阶段,脑本身就已经无法发挥正常机能了,所以临终的这个过程本身是不会伴随疼痛的。」
马库里奇教授对末期患者的脑部进行调查,检测到相当高浓度的蛋白质,例如会引发炎症的细胞激素,大脑也因为炎症而出现萎缩和损伤。
不过,当我问到真的感觉不到疼痛这件事到底要如何证明时,他做出这样的回应。
「之前有位无法表达自我意识,整日昏睡的患者,看起来非常平静,不过也可能是因为当事者无法表现出疼痛,所以我曾经实验过,轻轻抚摸那位患者腿部的骨折处,结果原本平静的表情瞬间因为疼痛扭曲起来。因此我们可以得知,如果看起来很平静,那就是真的很平静。」
该怎么做才能迎来平静的最后一刻呢?以这个想法为出发点,与同事小笠原导播一起面对「死亡」这个课题,结果变成前往世界各地采访「死亡」现状,才完成了这次的节目。当初还相当担心没有人愿意看标题里出现「死」字的节目,可是节目播出完毕后,我们从观众那里得到了完全超乎想像的热烈回响。
NHK也收到许多要求重播的请求,最后重播了四次之多。此外,以国外为主的国际电视台也将节目翻译成英文「Dying of Old Age Finding Peace at the Endof Life」播了两次。这让我感觉到不只是日本,世界上仍然有很多人其实是重视死亡这个人生课题的,正视自己想要的人生最后一程,在此介绍一部分来自观众的反馈。
●来自观众的回响
〈5X岁女性〉
对我家来说,这个节目非常重要。今年八十七岁的父亲,在二○一一年时被诊断为老年失智症,二○一五年七月,进了现在这家有看护的私人安养院。最近就算吃了东西体重也一路下降,睡眠时间变得非常长,吃饭吃到一半就会睡着,对食物似乎没有兴趣。这些在节目里提到的状况,每一项我都感同身受。
看过节目后,我非常坦然接受了父亲正准备离开人世这件事,和设施里的医生谈话时,开口第一句就是关于这个节目,然后好好讨论了父亲之后的处置。我说我自己似乎可以接受死亡了,也和设施的人一起再次确认了临终照护的内容。
〈5X岁女性〉
我现在也在照顾我将近八十岁的亲人,看过节目后,我觉得这真的是理想的老衰死,也知道了自主进食这件事有多重要。另外也对国外进行的各种研究数据感到震惊,现在我开始觉得应该更积极地和丈夫、孩子讨论关于死亡这件事,自己的人生自己决定。深深觉得现在正是适合谈论这些事的好时机啊。
〈6X岁男性〉
这个节目真的让我想了很多,过去虽然也有看过以自然死亡为主题的节目,不过这个节目让人再次感受到,「接受自然死」的这个想法将会成为一种社会趋势。到目前为止,我们习惯于思考如何活下去,但我现在理解到如何死去也同等重要,而且我也反思了自己是否能像井川茂树先生那样送母亲最后一程。
〈5X岁男性〉
我很惊讶竟然有这么多关于老衰死的研究,日本设施对于饮食与寿命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及老衰过程不同于其他疾病,机能下降的状态是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这些都非常具有说服力。另外,节目里介绍了英国爱丁堡大学关于临终意识的研究,我觉得这些都能大大消除对老衰死的不安。
〈6X岁男性〉
前年我送走了九十多岁的母亲,她去世前两个月还有办法自己行走、进食,可是后来因为肺炎导致身体状况恶化,住进了疗养型医院。当时有透过点滴进行治疗,甚至一度接上了呼吸器,不过人工呼吸器看了实在令人难过,所以一周后就拿掉了。在那之后开始渐渐衰弱,两周后就过世了。节目里介绍了最后一刻的人体无痛机制,让我想到母亲临终前的状况,真的让人感触很多。
〈5X岁男性〉
我有听过「生活品质(QOL)」这个词,但真的是第一次听到「死亡品质(QOD)」这种说法。英国的末期照护让人面对死亡时人生变得更丰富,强调接受死亡的重要性,我觉得的确如此。我再一次体认到人终将一死,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想尽可能以自然方式离开最好。来自照护者的观众来信特别多,让我们深深感觉到观众们确实因为节目而将老衰死的机制和重视「死亡品质」的时代潮流,与现实中的临终照护结合在一起思考。
●本文为作者评论意见并授权刊登,不代表TVBS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