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目妖九目妖-最热门有趣的资讯

九目妖-最热门有趣的资讯
让九目妖每天提供最有趣的新闻文章

他是林青霞唯一的偶像,从没落贵族到「斜杠魔王」,他的传奇超乎

你生命中最难熬的日子,是怎么度过的?

有的人是靠书籍;有的人是靠药物;而她靠的是声音。

林青霞:他是我唯一的偶像。

「他的声音是我的半颗安眠药。」

2001年,林青霞71岁的母亲因为抑郁症跳楼自杀。

此前1991年三毛去世,1995年邓丽君去世。

随着亲人和朋友纷纷离开,林青霞陷入人生最黑暗的时期。

 

就在那时,林青霞的父亲病重,她夜夜失眠,完全无法正常入睡。

香港八卦杂志拍到她进出心理诊所,醒目的标题充斥着「林青霞情绪失控,到精神科求医…」

 

好友为了安慰她,就送了她一套有声书。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她打开了音响。

随着音响里温儒、醇厚的男中音缓缓飘出,林青霞渐渐的被迷住了。

这声音清朗中带着特有的磁性。

潇潇簌簌,如松涛;不疾不徐,似泉音。

林青霞觉得自己紧绷的神经慢慢舒缓了下来,「我意识到自己褪下了层层无形的武装外衣,眼泪遏制不住的往下淌,我终于可以痛痛快快的流泪了……」

 

林青霞压抑了许久的情绪就这样被释放了出来。

从此这个声音就成为了她入睡的必备物品。

此后,不论多忙,每周五都要专程从香港飞去高雄听他的讲座,林青霞说:「他的声音是我的半颗安眠药,能给予内心安定的力量。」

他,就是蒋勋。

 

当代华人世界的文化教父,被林青霞称为「唯一偶像」。

 

从没落贵族到「斜杠魔王」,他的传奇超乎你的想像。

蒋勋生于历史古都西安,父亲是黄埔军官,母亲满清贵族独生女。

从小,他就在价值连城的古宅里听母亲讲各种家族故事和古老传说,蒋勋曾说「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有遇见比我母亲更会讲故事的人。」

这些生动鲜活的故事,也是蒋勋记忆里最早的文学感动。

 

幼时,他在父亲严格的家教下,背《论语》写九宫格大字,小小的他也能用「三星白兰地」对父亲出的「五月黄梅天」。

深受儒家传统教育的薰陶。

▼ 年轻的蒋勋(左一)和丁玲(中)合影

 

1949年,蒋勋随父母举家逃难到台湾。

这已不是他们第一次逃亡,所有身外之物全成为活命的负担,在慌乱的迁徙中被丢弃干净,曾经的贵族后裔沦落到身无分文。

虽然家境败落,但是蒋勋父亲里骨子里的执拗,让他始终把「读书」作为孩子最重要的事。

刚搬来台湾的时候,蒋勋父亲送了蒋勋一份礼物,「一个用了8年的砚台和一支用了4年的毛笔」。

从此,蒋勋在父亲的严格监督下开始练字,每天的作业包括大字三篇,小字一篇;常未免于一顿痛打。

 

稍大一点后,为了方便蒋勋借读书籍,父亲直接把家搬在了台北重庆南路上的东方出版社旁边。

在这里,蒋勋读了6年的世界名著和期刊小说,也是在这里,他对艺术、文化、美术等产生了近乎痴迷的喜好。

 

 

为了对国内的史学和文学有着更加深入的研究,他边打工边读书去欧洲留学。

很多人会说「为什么蒋勋的声音这么好听」,其实就是蒋勋在欧洲学习戏剧史时专门锻炼的。

天资聪颖如他,人生简直跟开挂一样:出诗集、写小说、开画展、做主持、当教授、环球旅行,遍访名家大师…是当之无愧的「斜杠魔王」。

 

贯通艺术、美学、文学、绘画等领域,他涉猎广泛,并且都有着极高的文化造诣:写作,他著作等身。

四十余年来,他发表作品数十部,每一部都堪称经典:他的《蒋勋说红楼梦》连续三年被央视《读书》栏目评选为大众喜爱的50种好书;《生活​​十讲》抚慰过监狱里无数个失落的灵魂……

 

绘画,他执教名校。

早年专攻西洋美术,期间举办过无数次个人画展。

更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中国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是台湾知名的美学教育家。

 

辞掉高校教授,拒绝马英九邀请,他的人生就是这样洒脱。

除了「全才」「斜杠大魔王」的身份外,更令人佩服的是他超然洒脱的人生态度。

舍得放弃:做了7年美术系主任,一日经过学校草坪,阳光下一个年轻男孩穿着破牛仔裤躺在草地上读诗,蒋勋瞬间被这一幕震撼了,他回想自己有多久没有这样在草坪上读书了?

于是,他决定辞掉系主任的身份,回归山林,继续读书写诗。

 

舍得拒绝:马英九力邀他出任台北文化局长,他认为龙应台更适合,就推荐好友龙应台成为台北文化局局长。

 

 

著名文学家奚淞曾这样形容过蒋勋:「藏在蒋勋内里的,是一个可以高歌、可以挥泪的少年形象。」

他喜欢穿着简单明亮的衣裤,肩上喜欢挂搭一个装有纸笔书本的背包,走路时常低头不语,兴致一起便会昂首高歌,声音之大令人不知所措,但就有如他的诗一般,给予人一种年轻的生命活力。

 

「我不想把文学、艺术弄得那么伟大。」

文学之于蒋勋,就像是一种信仰。

蒋勋曾说:「我不想把文学、艺术弄得那么伟大,但有时候有那么一个安慰的时刻,对林青霞的心情很重要。我觉得文学是一种救赎,在人生的关口有时一句诗或一张画就可以让她过关。」

的确,蒋勋谈文学,总会有一种特别的魅力。

 

有人这么评价他──

「他Hold住大题目:孤独、人生、儒家传统。但他在丢出那些压得死人的大话之前,会铺垫出许多细水长流的故事,他的经历,他的感受……所以那些『大话题』也变得真挚,有说服力。」

「他也喜欢谈名家:李白、杜甫、曹雪芹…但不是简单枯燥地注释,而是把这些名家请下神坛,化身成你自己、你的同学、你的父母、你身边的小人物。」

所以,爱听蒋勋讲文学的,不止是大学生和文化人,也不仅是大明星、企业家和贵妇,还有街边的白菜摊贩,路上的货车师傅。

 

林青霞说:「蒋勋是我唯一的偶像,半颗安眠药。」这句话其实也是听过蒋勋演讲的人共有的一种倾慕之情。

他用将近四十年的时间,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文学的感动,成为台湾家喻户晓的文化教父。

 

可近几年来,他发现大陆的一些国学解读,总是试图用经典去教会我们一些处世之道、社会成功学。

而他却希望,能够把文学还原到我们生活最可爱的部分,让大家从文学中找回人性的温度与生活的智慧。

文学之美,到底美在哪里?

声音之美:传情达意

 

「看」到的是日常,「听」到的才是诗。

每个民族,能被称之为「诗」的,都不是从文字开始的,都是从听觉开始的:诗经、荷马史诗、希腊史诗…

无论是悲伤的句子、喜悦的句子,都不是文字的堆叠那么简单而已。

而是用嘴巴在空气里产生情感的振动,在我们内心引起共鸣。

所以,「听」比「看」更能传递文学的美感,更能跟心灵产生振动。

而这一次蒋勋老师将用他醇厚的声音,将文学之美,送入我们的心底。

 

丰富之美:长知识

穿越历史长河:在这个课程里,蒋勋老师将会从从先秦到民国,为我们解读各个时期的文学之美。

诗经的民谣风、楚辞的浪漫性、唐诗的辉煌成就、宋词的清新秀丽…一直到民国文学的白话兴起。

 

阅尽风物人物:从李白到杜甫、从苏轼到李清照、从曹雪芹到鲁迅、从沉从文到张爱玲…带你解读超过15位文学大家背后的故事。

不是简单枯燥地注释,而是让​​这些名家走下神坛,化身成我们自己、我们的同学、我们的家长、我们身边的小人物。

品读经典之作:红楼梦、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和你一起走进这些经典名著,用特别的视角,去和书中人物一起呼吸,一起感悟文学之美。

人文之美:不枯燥

这次的《中国文学三部曲》是给「大家」的,无论你是大学生和文化人,还是企业家和贵妇,还是街边的白菜摊贩,路上的货车师傅。

「大家」不喜欢听大道理,更喜欢跌宕起伏的故事。

而且即便是供奉在经典里的道理,也不是不可挑战的,去跟经典对话,「能够进去以后再出来」。

所以,蒋勋老师将会从生活的视角去解读文学。

他口中的文学,一点都不伟大,也一点都不枯燥。

文学之美,不是束之高阁,而是能打开我们内心坚硬的贝壳。

九目妖
上一篇: 一片不看好下她辞掉工作,和丈夫带着两个精灵般的女儿重建6000
下一篇:法国传奇老太太,仅用一套房子,做了这样的决定,衣食无忧了一辈
隐藏边栏